一种低成本从茶麸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50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20万吨左右,年产茶油约30万吨,产值约140亿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其中江西、湖南、广西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面积的76.2%。广西是我国三大油茶产区之一,现有油茶林面积40万hm2,年产油茶籽16.9万吨,茶油3.8万吨,油茶产业已跻身全国三强。油茶是一种优质食用油科,不饱和脂肪酸占94%,比其他植物油含量都高,容易消化,不易使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同时,不易酸败变质,经久耐藏。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也是农村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茶油是一种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具有茶油的特征香味。它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组分和理化性状与世界公认的“油脂皇后”橄榄油非常相似;且油茶的不饱和脂肪油比橄榄油高1个百分点以上。油茶籽经过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为茶油,提取茶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茶麸,其主要由纤维、蛋白质、茶皂素、淀粉糖及共衍物组成。茶麸中富含优质的天然茶皂素,含量约为20%左右,可通过应用浸提分离技术从中提取。茶皂素(teasaponin)为生物碱,分子式为C57H90O26,分子量为1191.31,熔点223--224℃,易吸湿,味苦辣,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醋酸、吡啶等强极性溶剂中,不溶于乙醚、石油醚、苯等有机溶剂。茶皂素由配基、糖体和有机酸构成的三环五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乳化力、分散力、润湿力和发泡力。茶皂素对冷血动物具有高毒性,而对人畜等恒温动物则无毒或低毒。因此茶皂素可以代替和部分代替化学产品在兽药和农药中的应用,以其独特的抗微生物、寄生虫和害虫的作用机理,不会致使生物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不会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可长期使用。提取茶皂素后的茶麸,经分离得到含纤维多的粗粕,可做肥料或燃料。富含蛋白质、淀粉(蛋白质≥25%)的细粕,可作饲料蛋白,因为茶皂素经提取后其含量已降至1%以下,口感较好,营养成分多,是很好的饲料原料。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低成本从茶麸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该技术的效果该技术是一项油茶综合生产深加工科技进步的表现,充分体现出油茶高度的综合利用价值,加快企业二次生产加工利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加工技术创新的提高,极大有较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使油茶加工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开发生产出多种类的二次产品,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综合经济效益。该技术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产品提取得率高,达到90%以上,产品杂质少、纯度率高,纯度≥95%以上。技术实施后,能快速带动油茶产业的更大发展,利于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产业,促进油茶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从多方面促进了油茶经营规模和生产力水平,为提升油茶产业化发展水平夯实了基础,现将该一种低成本从茶麸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及方法及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371311 141477)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