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膨胀土分子结构的膨胀土改良剂配方及方法
膨胀土是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隙并具有显着胀缩性的地质体。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粘土矿物(以蒙脱石和伊里石为主)所组成的粘性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且反复变形的特性,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对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路基、机场、渠道边坡以及堤坝等都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变形破坏作用往往具有长期潜在危险。膨胀土粒度成份中粘粒含量高,一般超过40%,最高达80%,其化学成份主要是SiO2、Al2O3、Fe2O3,硅铝比3.55-3.62,较活泼的元素K、Na、Ca、Mg等碱性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当气候、水介质与氧化-还原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伊利石脱甲转变为蛭石或蒙脱石时,膨胀土的亲水性增强,从而使土体的工程性质进一步恶化。膨胀岩土一般分布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阶地、山前丘陵和盆地边缘。地形特征在山地表现为低丘缓坡,在平原地带表现为地面龟裂、沟槽、无直立边坡。膨胀岩土在风干时出现大量的微裂隙,具有光滑面挤压擦痕且有滑腻感。呈坚硬、硬塑状态的土体易沿微裂隙面散裂,当其遇水时则软化。膨胀土一般呈灰白、灰绿、灰黄、棕红、褐黄等颜色。膨胀岩土分布地区易发生浅层滑坡、地裂、新开挖的基槽及路堑边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旱季,膨胀土坚硬似“铜”,雨季,膨胀土软弱如“脓”,可吸收水份7~15倍、体积膨胀至30倍。由于胀缩特性,在工程中往往被弃方换土,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工程费用,而且弃方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不利于环境保护。目前公知的膨胀土处理技术中最传统的方法是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石灰和膨胀土混合,然后进行碾压,这种方法不仅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得不到很好效果,另一方法是换土,这会增加大量成本及延长施工时间、破环大量耕地。目前仍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调整膨胀土分子结构的膨胀土改良剂配方及方法,该技术对膨胀土成份及分子结构发生调整,从而得到改良膨胀土结构、密实度和胀缩性能,并重新组合膨胀土结构。同时使用固化剂,以达到固化胀缩性土、降低胀缩性率、增强承载力、减少工程费用达到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使用,使包括道路工程在内的土木工程达到永久使用的目的,现将该一种调整膨胀土分子结构的膨胀土改良剂配方及方法及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771211 223549)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