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一种南极磷虾脱氟酶解液配方及方法 加入收藏

一种南极磷虾脱氟酶解液配方及方法

南极磷虾是一种小型的、外形类似虾的甲壳类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蛋白资源。南极磷虾在海水中集群分布,密度可达11.3-44.9 kg*m-2,容易实现商业化捕捞。南极磷虾蛋白氨基酸组成丰富,必须氨基酸齐全,消化率高。尽管近年来全球捕获量日益增长,但南极磷虾开发利用率仍偏低,远远低于其年最大允许捕获量(400×104600×104t)。据报道,南极磷虾氟含量极高,全虾氟含量1102-1432mg/kg,虾壳3828-4278mg/kg,虾肉178-285mg/kg,比海水的氟含量(1.3mg/kg)高出几个数量级。研究表明,摄入高含量的氟可能会导致氟骨病,氟斑牙等。考虑到南极磷虾富氟特性及其氟的高生物可给性,若直接食用南极磷虾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南极磷虾主要作为饲料用于水产养殖业。为了能有效利用南极磷虾蛋白,降低其氟含量,提高其食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工作。机械脱壳处理可以有效回收虾肉,降低氟含量,但该法会产生大量废水,虾肉得率仅为10-15%(以磷虾全重计),虾肉氟含量依然高达178-285mg/kg。磷虾可用来制作肉糜,但该法耗水多,磷虾中水溶性蛋白损失严重,蛋白回收率不高。chen等用碱溶酸沉法回收南极磷虾蛋白,得率仅为45-50%,而且该法需要多次调节pH和离心,耗水量大,成本高;多次酸洗可降低磷虾蛋白的氟含量,但这会消耗更多的水和试剂,成本更高。酶解处理是提高南极磷虾蛋白回收率的有效手段。相较于完整蛋白,酶解产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许多研究表明南极磷虾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抑制有害菌、预防骨质疏松、抑制ACE酶活力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关于南极磷虾氟方面的文献报道大多集中南极磷虾富氟机制研究、氟化物化学形态分析、储藏过程中南极磷虾氟迁移规律、加工处理方式对其氟含量影响以及脱氟处理等方面,关于南极磷虾酶解过程中氟溶出规律,尤其是通过控制酶解参数来减少酶解产物氟含量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南极磷虾脱氟酶解液配方及方法,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1)采用该技术配方等钙盐去除酶解液中氟离子浓度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脱氟率均较低;该技术的脱氟方法,脱氟率达到了99%以上,酶解液中氟浓度低于1 mg/kg。(2)该技术在低温下采用氢氧化钙+磷酸进行脱氟,脱氟率达到了99%以上,而蛋白质损失率可降低到3%以下。(3)该技术采用的原料均为安全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现将该一种南极磷虾脱氟酶解液配方及方法及技术方案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341311  341301

技术资料 请支付后查看;1、点击下面"查看详细"按钮提交订单并打开付款码,2、用手机微信扫描付款码完成付款即可查看!!!
200.00元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

浏览:281    日期:2025-04-14 05:59:18